Copyright © 2020 淄川区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资讯
中医话节气——立冬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转变。人体的生理活动,亦随“夏长”“秋收”到“冬藏”而相应改变。这一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1.饮食调养
在我国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人们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补,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御严寒的侵袭、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可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蛋等食品的摄入量,还可吃些鸡、羊肉、桂圆、木耳等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坚果类也是冬季进补非常好的选择,诸如核桃、榛子、芝麻、花生等。
2.精神调养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人体的阳气好比太阳,人体假如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以后的养生都应该以“养藏”为主。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弈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3.起居调养
立冬后太阳升起较晚,落下偏早,因此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于阳气潜藏,可以多晒晒太阳。同时还要适度运动,如做操、散步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睡晚起可避免寒气侵袭,预防感冒。
立冬一到,不少朋友立刻能够感受到温度骤降,这个时候,身体抵抗力薄弱的人,尤其老年朋友们要注意预防疾病。下面三种疾病在立冬节气过后尤要注意。
1、中风,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
2、心梗,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塞。
3、流感,老人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所以在寒冬季节,需要及早预防,一要防寒保暖,;二要适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三要遵医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以免突发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