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0 淄川区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资讯
山东省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康复医学科
基本情况:
淄川区中医院康复科是山东省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成立于2011年6月。2012年,被山东省卫计委评为淄川区医疗康复中心;2013年被山东省残联评委淄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儿童脑瘫定点康复机构;2014年被淄博市政府评委“淄博市青年文明岗”。2015年被淄博市卫计委评为淄博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康复医学科设置独立的康复楼,并设有外治中心。主要开展康复评定、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脑瘫康复、疼痛康复等五大类疾病的康复治疗。
人才结构:
科室医护治团队共64人,有康复医师10名,康复护士17名,康复治疗师21名,针灸师6名,推拿治疗师6名,理疗师4名。其中正高级1名,副高级1名,硕士研究生2名,淄博市青年名中医1名。先后派人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多人在省、市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等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先进设备:
康复设备投资达1000多万元,主要有冲击波治疗仪、天轨步态训练系统、下肢机器人、生物反馈治疗仪、四肢联动治疗仪、主被动训练器、平衡治疗仪、言语吞咽治疗仪、高中低频电疗仪、中药熏蒸机、悬吊训练系统、蜡疗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等综合康复理疗训练设备100余件套。
特色技术:
主要开展了针灸(包括头针、体针、醒脑开窍针、平衡针、脐针)、针刀、成人推拿、小儿推拿、整脊疗法、热敏灸、督灸、穴位贴敷、神经阻滞、骶管注射疗法、悬吊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冲击波、高中低频治疗及中药熏蒸疗法等各类治疗项目40余项。
冲击波疗法
冲击波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技术。它定位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之间的一种全新疗法,它具有以下优点:
损伤轻微,可代替许多外科手术治疗;
疗效显著:总优良率可达55-70%,总有效率在90%以上;
一般不必麻醉或采取简单麻醉即可;
风险小,可在门诊进行治疗;
治疗费用远低于开放手术;
符合美容需要,不留瘢痕;
并发症发生率低。
主要适应症:
钙化性肌腱炎、肌腱挛缩、骨性关节炎、腱鞘炎、滑囊炎、末端病、肌筋膜综合症、糖尿病足、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美容领域等
督灸
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隔药灸的中医外治特色技术。其技术体系是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特点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加以创新的一种特色外治技术。
督灸的治病作用是多方面的,涵括经络、腧穴、药物、艾灸、发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直对病所进行全身调整。发挥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治疗脊柱疾病具有其它单一疗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督灸可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
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督灸疗法每月最多只需治疗2次,一般治疗2—3次即可达到明显减轻病痛的效果,相比药物治疗具有治疗次数少、疗效明显的优势。
SET:悬吊运动治疗
SET:悬吊运动治疗是基于现代康复理论最新成果的训练技术。是治疗损伤和慢性疼痛的综合方法。是目前国际公认最先进的运动疗法。
悬吊可加强中央躯干、骨盆和髋部(核心)深层肌肉力量,悬吊训练通过强化躯干肌肉及非主导侧肢体的运动能力,加强神经和肌群之间的反馈、统合功能来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稳定状态。
适应症:
偏瘫的腰背肌训练
颈肩腰痛的治疗
盆底肌群的训练,产后康复
脑瘫儿童的训练
平衡针
平衡针疗法是以中医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的良性刺激信号,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疏送到高级中枢系统,神经指挥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的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控,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镇痛效应,增强机体消炎和代谢作用等。
适应症:1.颈肩腰腿痛的治疗
2.面瘫的治疗
3.偏瘫的治疗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疗法是对小儿防病治病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有着独特的风格、神奇的疗效,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
医生通过用手触及小儿肢体的某些部位和穴位,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法操作以求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的防病治病方法。
适应症:小儿外感、发烧、咳嗽、腹泻、气喘、呕吐、厌食等。
脐针
脐针就是在肚脐上实施针刺,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祛病疗疾的作用。脐针疗法按照脐部八卦洛书全息理论以及脏腑经络理论定位针刺,取穴少而精且治疗效果往往出人意料。脐针疗法的适应症相对较广,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对于老年病、慢性病以及疑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适应症:
1.头面躯体的病症,如: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
2.内科病症,如:中风后遗症、眩晕、面瘫、面肌痉挛、抑郁、失眠、咳嗽、哮喘、水肿等;
3.妇科病症,如:荨麻疹、带状疱疹、痤疮等;
4.五官科病症,如:黄斑变性、眼干、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等。
子午流注开穴法
子午流注是从时间角度研究人体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理论。智能化的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充分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用脉冲电刺激代替毫针,模拟多种针灸补泻手法,更易产生经络感传,避免了针灸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更具实用性。
适应症:骨痹、高血压病、中风、失眠、腰痛、坐骨神经痛、头痛、痛经、落枕、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足跟痛。
名医风采:
胡强基,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神经内科疾患,尤其擅长各类脑血管病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以及各种头痛病、眩晕病、颈椎病、腰腿痛的治疗。中西药结合针灸、推拿、康复四位一体治疗各种脑血管病、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术后等疾病效果明显。
淄博市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淄博市康复学会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勤达,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曾获 “淄博市优秀医师”“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先后师从山东省名中医贾红玲教授、万红棉教授,临床擅长应用针刺、艾灸、刺络放血、穴位贴敷、推拿手法等中医技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关节病等临床常见病,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瘫病、眩晕、头痛、失眠、厌食、腹泻、便秘、痛经、妊娠恶阻等杂病,并结合现代康复理念从事中风病、骨折病(恢复期)、脊髓损伤(恢复期)等疾病的康复治疗工作。社会兼任:
山东中医药学会针药结合镇痛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针灸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康复医学会第二届脑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头痛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中医药学会第三届针灸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鑫,淄川区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在骨折病、中风病等疾病康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国国家医促会乡村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重症康复委员会委员,淄博市中医药协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淄博市脑血管病康复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