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0 淄川区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资讯
中医话节气——小暑
2022-07-18 15:57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进入七月以来,各地的气温一直居高不降,且时有降雨,每天都会感觉到又闷又热,那么小暑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首先,应继续延续夏至的养生理念:清淡饮食、午睡养心,其次,“热在三伏”,小暑时节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减少外出以避暑气。同时不要过度贪凉,不管是空调,还是冷饮,都要适度,以免伤人体阳气;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因为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材,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则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在特定时令节气进行艾灸、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以防病保健,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独特养生治病方法,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防治思想,“冬病夏治”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7月16日进入初伏,顺应“冬病夏治”的理念,是最佳的预防保健、治疗调节的时机,可以根据不同体质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三伏贴、三伏灸等,能给有效地扶阳避寒邪、祛除冬病病因,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外界的风湿暑邪便不易侵犯,阻断发病途径,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但是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做到一人一方一法,以保证三伏贴、三伏灸的安全及疗效。
关键词:
上一篇:
中医话节气——小雪
喝什么茶 取决于你的需要
下一篇: